內容來自sohu新聞

負利率時代四大猜想:房價將大漲 股市或見底



“負利率時代”四大猜想

一年期定存利率不及CPI漲幅;過去四次“負利率時期”房價均大漲,股市均先漲後跌

央行[微博]再次打出“雙降”組合拳,自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1.6%,時隔22個月後,國內再次步入負利率時代。

“雙降”後的負利率時代,我國宏觀經濟、房地產市場、股市等,可能會迎來哪些變化?

猜想1:

成全球普遍貨幣政策?

經過本輪“雙降”、年內第五次降息之後,目前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1.5%,而9月的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進入瞭“負利率時代”。

這就意味著,在當前利率水平和CPI漲幅下,如果選擇一年期定存,這10萬元一年後將“縮水”100元。

這並非我國經歷的第一個負利率時代。近20餘年以來,我國就曾經歷過4次實際利率為負的時代。安信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袁志輝分析稱,從形成機制上來講,都是由於物資短缺或者經濟過熱引發通脹快速攀升到存款利率以上形成的,隨著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逐步實施,實際利率都很快轉正。

在上一次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長達26個月的負利率時代內,央行曾5次加息上調基準利率,1年期定存利率達到3.5%,5年期以上的基準利率更一度達到7.05%。然而2010年當年CPI上漲3.3%。直到2012年2月CPI同比上漲3.2%,長達兩年之久的負利率時代才宣告結束。

當前,進入負利率時代的不止我國。目前,歐洲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為-0.2%;瑞士央行、丹麥和瑞典央行也都實施瞭負利率政策;1999年實施過零利率政策的日本,在去年10月開始發售負利率債券;美國自金融危機實行QE政策後奉行接近零的基準利率政策。

為何超低利率甚至負利率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常態?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薑超認為,這些年全球經濟增速越來越低,各國央行競相實施貨幣寬松乃至量化寬松,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無處可去的資本,實體經濟低迷,融資需求疲軟。

10月26日,央行答記者問表示,中國尚未面臨“零利率”的約束,名義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我國此次“雙降”是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並不是QE。

猜想2:

資金追求收益資本外流加劇?

進入負利率時代的另一個擔憂,就是資金是否會追求收益,從而加劇資本外流。

在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後的2014年下半年,歐元區對外凈投資規模創紀錄新高,四季度達到瞭1350億歐元。有瞭這樣的前車之鑒,加之我國三季度外匯占款下降總額高達創紀錄的8900億元,使得市場擔憂負利率是否會加劇資本外流狀況。

著名經濟學傢宋清輝認為,進入負利率後,資本外流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大,但因人民幣資產與發達國傢有明顯利差空間,資本外流暫不至於存在不可控風險。

業內專傢則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速雖然“破7”但仍然處在高經濟增速行列,而美元延緩進入加息周期,會吸引凈流出的資金回流,從而緩解改善當前資本外流狀況。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央行在9月初對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進行調整,而隨著未來跨境金融基礎設施的逐步到位和跨境人民幣結算政策的日趨完善,將增強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猜想3:

每次“負利率”房價必飆漲?

通常情況下,負利率貨幣政策希望達到的效果,是銀行儲戶將購買商品消費,或者購買資產如房地產、存款、股票、理財等保值。因為消費支出和資本支出,都能夠提升經濟活躍程度。

在過去的經驗中,負利率對於房地產的提振效果尤為明顯。國傢統計局報告顯示,中國過去的四段負利率時期房價漲幅為:1992至1995年,全國商品房價格累計漲幅達到60%;2003至2005年,累計漲幅為34%;2006至2008年,累計漲幅為12.8%;2010至2012年,累計漲幅為15%。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四次負利率期間,房價都可以用飆漲來形容。而歐美日等國傢的房地產市場在低利率和負利率期間,也都漲勢強勁。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微博]此前發佈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20年》顯示,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高速增長已成為過去,房價快速上漲的外部環境已不具備。

面對需求的減少、經濟增速的放緩等改變,房地產市場能否再次憑借負利率東風重演飆漲歷史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雖然房地產迎來歷史最寬松局面,開發商將獲得更寬裕的融資成本,而由於股市已經讓一二線城新竹房屋借款個人信貸比較勞工修繕貸款率利中和房屋信貸市的大部分投資者害怕,很大部分資金將會流向樓市。

但他認為,由於經濟發展、產業佈局等方面的不均衡,全國房地產基本面已經不同,因此不可能出現全面上漲。對於一二線城市,2015年市場走勢將明顯趨好,推動力繼續加強;而三四線城市崩盤可能性反而增加。

猜想4:

流動性釋放股市逐步見底?

已經經歷瞭兩輪暴跌的股市對於“雙降”即將釋放的流動性則更為“淡定”。

根據廣發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的三次負利率時代中,我國股市表現皆為先大漲後大跌。其中,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滬指先從1350點漲至1740點,但此後至2005年11月又跌回1000點;2007年2月至10月,滬指先從2800點漲至6000點,但2008年10月又跌回1700點;2010年7月至10月,滬指先從2400點漲至3100點,但2013年6月又跌回2000點。

為何走勢如此一致呢?廣發證券分析稱,之前幾輪都是由於經濟過熱,投資者盲目樂觀,導致股市在負利率前期大漲;但是隨著利率水平的不斷上升和流動性的持續收緊,最終對需求產生瞭抑制作用,並導致宏觀經濟從“過熱”走向“滯脹”,股市也已因此而崩盤。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改變,這次負利率時代帶來的,有可能將是宏觀經濟的持續疲弱與流動性長期寬松。過去的負利率經驗對股市的指導作用已經改變,下一階段對股市影響更大的將是長期的經濟走勢。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陳楊

央行近一年6次降息

2014年11月22日

非對稱方式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房貸台北萬華房貸車貸信貸新竹寶山車貸信貸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2015年3月1日

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

2015年5月11日

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

2015年6月28日

金融機構一年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8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 同時針對性地對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

2015年8月26日

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75%。

2015年10月24日

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

整理:陳楊 新京報制圖/張妍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027/02302358503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ennkath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